前倨后恭steemCreated with Sketch.

历史上一些事情,如果在不同时间分开来看,似乎都有道理;但若前后对照,则很可能不可理喻。中国人今天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一个国家最尊重、最维护联合国,几乎每天都在呼吁所有国家应在联合国的框架内行事——这个国家就是中国。却很少有中国人知道,中国曾经与联合国进行了三年的惨酷战争!对于一个曾经视为仇敌的“世界政府”,后来怎么就彬彬有礼了呢?这种前倨后恭,究竟体现了伟人风范,还是大国逻辑呢?

天下无敌

当爱国民众兴高采烈地谈论中国“天下无敌”时,如果你悄悄告诉他:中国曾经向联合国开战!或许他会圆瞪双眼望着你,惊异得说不出话来。历史事实确乎如此,而且那一仗一打就是3年,那就是国人难以忘怀的朝鲜战争。国人最引以自豪的是:我们打败了美帝,却没有人敢说:我们打败了联合国!

在我看来,倒不如干脆说“打败了联合国”好,那样岂不更值得自豪!连联合国都成了手下败将,这个世界上就不再有对手了。如此岂不真正天下无敌了?

但心中毕竟有几分不踏实:挑战联合国,岂不是挑战世界老大,联合国不就是世界老大吗?这样说恐怕还不够,联合国岂止是世界老大,它应当就是全世界才对。但若如此,我们岂不曾挑战全世界?在这个凶险莫测的世界上,得罪谁都可以,也不能得罪全世界啊。如果先人们地下有知,能容许我们这样做吗?

赶紧刹住这些胡思乱想!实在想多了啊。管它什么联合国不联合国,还是记住中国人的光荣与梦想:

中国天下无敌!

试想想,70多年前,联合国旗下的16国大军当前,也不是什么等闲之国,其中就有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泰国、土耳其……,而中国人却不知畏惧,该是何等的英雄气概!这种自豪感,别说保持70年,再过100年也不会减损分毫!

我在散步或者远足时,喜欢顺便听听街谈巷议。经常听到一些人振振有词:中国的军队肯定是世界第一!将联合国都打败了的军队,理所当然要得到这样的评价。

一场战争竟然有如此之大的回报,长眠地下的数十万将士,或许也能含笑九泉了。只是,他们知道吗?

世界政府

“天下无敌”这一念头长时间地浮现于脑际,战胜联合国这种庞然大物的震惊久久难消。也不免带着几分恐惧:我们真的得罪得起联合国吗?联合国是“世界政府”啊。

于是,心中不免滞留一个疑问:联合国是世界政府吗?

或许你要立即正告了:联合国怎么不是世界政府呢?不是经常听说,倘某人蒙冤负屈,在求告无门的情况下,就会设法将状子递到联合国去!另一方面,看到一些最不受待见的恶徒,都敢毫无顾忌地咒骂联合国,你又实在无法将联合国想象成世界政府。1960年代印尼总统苏加诺走红的时候,就气势如虹地宣称:就该退出这个不中用的联合国,另组一个“革命的联合国”!当时中国还没有拿到联合国的门票,当然替苏加诺欢呼。只是没过几年,苏加诺就被手下的将军们推翻了,“另组联合国”一事当然不再提起。

为回答“是否为世界政府”的问题,得回顾一下联合国的历史。

也不要将“世界政府”想象为中国式的威武衙门,不过是某个联络协调的国际机构而已。在这个意义上的联合国,还在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议并努力推动过。力推联合国的热心人士努力奋斗的结果,就是产生于1920年的“国联”——联合国的前身。只是“国联”却不争气,起不了什么作用,终于夭折了。二战期间的世界形势促使大国领袖们重新燃起建立联合国的热望。就在战争期间,联合国的筹备工作就紧锣密鼓地进行。有了“三巨头”——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的推动,这件事岂有办不成之理?于是,几乎就在战争结束之日,正好联合国开张,这个机构今年差不多80岁了。

联合国固然是“三巨头”合作的产物,但三巨头忙于应对战争,岂能插手联合国的筹建事宜?不妨说,联合国的真正助产士是一批专业人士,包括律师、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媒体人等等,他们熟悉时代潮流,了解愈来愈形成普遍共识的那些文明理念,尤其是在知识界愈来愈明确的普世价值,也认同有关国际组织的那些基本理念,例如有限授权、责任边界、程序合法等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类文明的最高成就,三巨头哪能尽知其细节?不过,当时全世界都处于强劲的“进步主义”潮流中,无人不受感染,至少在原则上三巨头岂能反对?这样,其实是学者们设计的具体方案,就顺利通过了,至于其长期影响力与实际效果,当时恐怕谁也没想得那么细。

今天细读联合国的基础文件,我不能不备感惊讶:当时设计者们竟然走得如此之远,就是今天也无需太大的修改。在根本理念上,它完全符合西方精神。当时苏联正深陷战争泥潭,既无力也来不及全面干预,这就不存在文件通过受阻的问题。

这段特殊历史有两个后果。一方面,联合国一开始就顺应了当时的自由、民主、人道潮流,对于维护普遍的人权、公义,人们对联合国普遍抱有希望。可以说这些都具有“世界政府”的正面形象。另一方面,联合国的设计者们用足了“限制权力”的西方理念,致使后来的联合国缺少执行力,并不具有一个“世界政府”的权威性。

权威何在?

最后这个结论使得人们对联合国不抱太大希望。如果它毕竟能办成一些事,与其说是其本身权威所致,还不如说是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是一些强势国家起了主要作用。

谈及联合国的权威,追根溯源,不能不注意到联合国的创建。简单说来,联合国就是大国意志的产物;如果没有美苏英中法五大国的一致推动,就不可能有联合国。这一事实的制度后果就是:联合国的表决方法以保证“五大国”一致为原则,五个常任理事国中的任何一个,都具有“一票否决权”。这种制度保证了每个大国的强势干预作用。当然,大国说“行”未必就行;但大国说“不行”则肯定不行!这种“大国权威”80年来未受挑战,但今天终于被动摇了。

大国的作用也并非仅仅支撑重要决议的通过,也支持某些决议的执行。联合国没有自己的常备军,也没有足够的财政力量,对于一些艰难的决定几乎无能为力。在这一点上,联合国很难以“世界政府”自诩。在这种情况下,强势大国就起作用了。最典型的事例是:萨达姆侵占科威特之后,尽管联合国作出了谴责伊拉克、并责令其撤军的决定,但哪来力量去赶走伊拉克军队?如果没有美国佬出兵,联合国决议不过是一纸空文。

当然,也不是事无大小都得大国动用武力。也有不少决议是几乎所有会员国自觉遵守的,这就是说,联合国毕竟也有一定的权威,尽管这种权威十分有限。这种权威并非总是以实力为后盾,也经常依赖于道义、舆论的作用。

谁在操纵?

中国为什么敢在朝鲜战争中挑战联合国?其理由之一是:中国根本就不认为是在挑战联合国,仅仅挑战美国而已。因为,中国铁定认为,那时联合国被美国操纵了,不再是名副其实的联合国了。

岂止是中国,世界上的许多国家,一旦不愿意执行某项于自己不利的联合国决议,往往就大声宣布:该决议是在某某国操纵下通过的,因而拒绝执行。因此,在联合国的历史上,指控谁操纵联合国,简直是家常便饭,没有任何人当做一回事。

但更严肃的观察者就不能不关心:对联合国的操纵确实存在吗?居心叵测者如何操纵联合国呢?

这些问题并不容易回答;不同的人也回答各异。

在我看来,首先得明确:就其决策的性质与程序而言,联合国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对此的回答又取决于:联合国的设计者在构思联合国机构及其决策程序时,选择什么作为蓝本?因为联合国这一“作品”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答案。但不难注意到,在那时的环境下,人们构思联合国时,最可能注意到的已知机构只能是委员会一类的议事机构,如国会、协会之类。鉴此,联合国的决策过程大体具有如下特点:会员国为各自的利益而博弈;博弈大体上遵循联合国章程所确定的规则;最终决议必须经由确定的表决程序,没有人具有操纵表决的能力。

如果认可以上结论,那么关于“操纵联合国”一事,就有以下两点结论:

A 任何试图操纵联合国的国家,只能在联合国章程所允许的范围内,对会员国的博弈与表决意向施加影响,这种影响是合法的,但其作用非常有限。在这种意义下,对联合国的某种程度的操纵并非完全不可能,但远远达不到唯某国意志是从的程度。

B 试图或实际上操纵联合国的国家,只能是具有强大实力与影响力的大国,例如某个常任理事国。

C 以上结论纯粹是基于对客观情势的判断,并不涉及对特定国家的价值判断与道德评价,因而谈不上操纵是好是坏。只是不容许“坏的操纵”,即破坏规则的非法操纵。

操纵联合国的最大“嫌犯”,自然非美国莫属。事实上,在当今世界,谴责美国操纵联合国的声音也最响亮。美国人自己呢,则从来都是我行我素,既不否认也不辩解,就好像根本就不存在这回事。我常不免想,想学如何做大国者,除美国之外真没更好的样板了!

现在就要说到关节处了:中国会操纵联合国吗?答案太简单了:中国怎么会是例外呢?或许,中国比美国更想操纵联合国,因为它在内政上已养成了控制一切的习惯。问题根本就不在想不想,而在于行不行。中国大概不行吧,在联合国这个院子里,只认规则而不认中国人熟悉的拉关系那一套。在许多年间,情况确实如此。但今天风向变了:中国已经成为全世界的头号施主,几乎有了“买下全世界”的雄心;“钱多好办事”这种中国式思维,就独独对联合国无效吗?

看好联合国

天真的人会问:即使中国实力大了,也不致学美国去操纵联合国吧?曾经干了一仗的中国,怎么也不可能看好联合国啊。这就未免太迂腐了:今非昔比啦!现在是抢头把交椅的时候,联合国还不成了香饽饽,哪里还在意那些陈年老账?今天说联合国的好话都来不及呢。就是前倨后恭,又有什么不可以?已到了点赞联合国的时候,这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你就没注意到,这些年,中国可曾说过联合国什么坏话?对联合国恶语相向,已经轮到川普、拜登这些人了。

在一些不太了解世界的小粉红看来,中国早就成了超级巨人!如此重量级的巨人加入联合国的擂台赛,岂不会天翻地覆,好戏连台?今后最大的好戏就会由中国包了!

我远没有这么乐观。

对于演讲爱好者来说,联合国的讲坛确实具有巨大吸引力,卡斯特罗、查韦斯、卡扎菲等都曾经热衷于在联合国抢话筒。小布什、拜登等人则根本没有这种兴趣。真明事理的人岂不知道:联合国大厦内制造不了任何强大声音;真正的强声决定于现实力量与情势。罗斯福几乎就在第一届联合国大会开幕之际不幸辞世。如果上天多给他一点点时间,让他光临那次大会,让他有机会从病弱之躯中发出微弱之音,我绝对相信,那也将是联合国历史上的最强音!

还有一个人,似乎无关乎联合国,但未来的联合国史将与此人不无关联,他就是日裔政治哲学家福山。在大众眼中福山并不出名,但知识界应当普遍知道福山的名著《历史的终结》。大约1991年前后,福山判定:冷战的终结意味着,两大阵营的历史性决战决出了胜负,资本主义获胜,自此往后将支配人类文明!不少人认定福山的直言不讳有武断之嫌;但迄今似乎也没有强有力的系统反驳。因此,大多数人并不反对将福山的论断作为观察世界的一个假设。

如果认可“福山假设”,那么“福山假设”的支持者迟早将支配联合国;而持对立观点者,无论暂时占有什么优势,无论有多么高明的策略技巧,都不可能主宰联合国;“操纵联合国”就更谈不上了。

自从普京大帝翻转世界的雄图伟业破产以来,这种情势愈来愈清晰,它将在多长时间内支配世界的未来,人们将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