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大要闻】【新华网】鲁东大学聚焦文化赋能 打造研究生文化思政育人品牌

in #cn8 days ago

面对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新挑战,鲁东大学交出了一份特色鲜明的答卷。该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钱国旗教授介绍,“我们聚焦文化赋能,打造研究生文化思政育人品牌,开辟出一条具有示范推广意义的创新路径。”

三维文化协同,构建“大思政”教学新生态

“我们突破传统思政教育模式,将文化浸润作为价值引领的重要载体。”钱国旗介绍,“鲁东大学结合新时代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要求,聚焦文化赋能,突出文化浸润,注重知行合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系统化构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地方红色文化、大学学术文化三维文化协同育人的大思政教学体系。”

在具体实践中,鲁东大学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注重“以道观之”的人文智慧启迪,强化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协同育人;立足地方红色文化,依托鲁东大学“思政在线”网络矩阵、“五个一红色教育平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课和课程思政,激发研究生的爱国情怀与报国志向;立足大学学术文化,加强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培养和学术道德教育,激励广大研究生树立服务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学术志向,提升学术创新和实践创造能力。

钱国旗表示,这种三维交互机制,形成了价值引领铸魂、专业养成强基、学术创新赋能、社会担当砺行、文化自信塑根的育人闭环,系统提升了研究生知行合一的综合素质。

双线实践体系,打造知行合一育人闭环

“为解决思政教育重理论轻实践这个难题,鲁东大学探索出一条新路径,就是深化理实一体、道术融合的双线大实践研学体系,促进研究生思想、学术、人格的全面发展。”钱国旗说。

其中,理实一体的思政教育超越理论说教与实践体认脱节的困境,通过组织研究生开展鲁喀情新疆支教、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助力乡村振兴等社会实践活动,构建多元实践场景,将文化思政元素嵌入实践项目,强化专业能力与社会责任联动,推动思政在真实情境中的验证、深化、转化和内化。

而道术融合的思政教育将价值观引领与研究方法、专业技能有机结合,确保价值塑造与技术引领同步,突出研究生思政教育的高阶性,避免思政教育的“空心化”。

2023级研究生侯力文介绍,“通过参加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志愿服务技能大赛、中国研究生‘文化中国’两创大赛等活动,深刻体会到专业能力培养不再寡淡,而是带着温度的价值实践——现在做科研会自觉融入国家和社会需求,这种知行合一的成长体验,正是我们最需要的精神滋养。”

“1+N”师资共同体,构建育人新格局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鲁东大学突破传统思政教师“单兵作战”的局限,完善“大师资”保障体系,整合学科导师、思政课教师、行业实践导师、文化学者等,形成“1+N”研究生思政教育师资共同体,形成“价值引领—文化浸润—学术支撑”的育人合力,突出其价值塑造责任,促进价值引领与学术指导深度融合。

同时,注重加强教师的培训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中央党校及地方党校举办的专题研修班、骨干教师研修班、“周末理论大讲堂”等培训活动。鼓励教师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提高育人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

破解思政难题,彰显文化赋能成效

钱国旗表示,“鲁东大学的探索实现了三个突破:突破文化育人碎片化状态,构建系统化育人体系;突破思政教育抽象化倾向,建立具象化实践载体;突破学科职能壁垒,形成全员育人合力。”

文化思政育人有助于解决部分研究生传统文化修养欠缺,思政课教学模式单一、忽视情景体验和实践能力提升等问题,取得了文化赋能思政教育的显著成效,已被多所高校学习借鉴。(转自:新华网 记者:秦来玲 通讯员:陈福宗)

Sort:  

Warning,

This user was downvoted or is blacklisted likely due to farming, phishing, spamming, ID theft, plagiarism, or any other cybercrime operations. Please do your due diligence before interacting with it.

If anyone believes that this is a false flag or a mistake, consider reaching the watchers on Discord.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