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810 - 全球經濟動盪下加密市場的多重影響解析
過去三天全球經濟新聞顯示,儘管面臨多重不確定因素,全球經濟仍展現出一定韌性,但這些消息對加密貨幣市場產生了複雜且多層次的影響。
首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報告指出,2025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期上調至3.0%,2026年為3.1%,反映出部分國家財政擴張及較低關稅率帶來的正面效應。這種經濟成長的樂觀預期,通常會提升投資者風險偏好,促使資金流入包括加密貨幣在內的高風險資產。然而,IMF同時警告美國通膨仍高於目標,加上地緣政治緊張與貿易不確定性,這些因素則加劇市場波動,令加密市場短期內承壓。
美國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經濟放緩跡象,導致美股大幅下跌,美元兌歐元與日圓匯率走弱,且十年期美債殖利率下降。市場因此預期聯準會年底前可能降息三次,這對加密貨幣市場而言是一大利多,因為降息通常意味著流動性增加,資金成本降低,投資者更願意進入風險資產。加密貨幣作為非傳統資產,往往在此環境下吸引更多買盤。
另一方面,全球併購活動創下自2021年以來新高,尤其美國和亞太地區的交易量大幅攀升。這反映出企業對未來經濟前景仍抱持信心,且人工智慧相關交易熱絡,顯示科技創新持續推動資本流動。這種資金活躍度提升,間接促進了加密市場的交易量與流動性,尤其是與區塊鏈和加密技術相關的企業更受青睞。
不過,關稅政策仍是壓制經濟成長的隱憂。美國目前實施的18%關稅相當於GDP的2.1%,對製造業和建築業造成負面影響。這種經濟壓力可能使部分投資者轉向加密貨幣尋求避險,但同時也增加市場不穩定性,因為經濟基本面疲弱往往會削弱投資者信心。
最後,根據S&P Global最新PMI數據,全球經濟擴張在7月有所加速,達到自去年12月以來最高,但成長仍不均衡,且價格壓力主要由美國推動。這種情況意味著通膨壓力未完全消退,可能促使央行維持緊縮政策,對加密市場形成壓力。然而,整體經濟擴張仍為加密市場提供了成長的土壤。
綜合來看,全球經濟的韌性與不確定性並存,對加密貨幣市場既有推動力也有壓力。投資者需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政策動向及地緣政治風險,靈活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未來可能的波動。
Upvoted!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witness @js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