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投资的三维指标体系:胜率、赔率、频率
💠胜率与赔率
胜率与赔率是很常见的二维指标。
胜率是指赚钱的概率,毫无疑问胜率最高的币是$BTC,但是显然BTC现在10.5万美元,本轮估计至多也就是翻倍,赚的却未必很多。
赚钱的比例是赔率。MEME显然是高赔率项目,在链上可以出现几百倍的机会。但是,可能在链上冲几百个土狗,未必能遇上一个百倍币。
所以,投资者经常在讨论如何选择投资标的,可以获得胜率和赔率的理想组合。
其中,有一个方法是杠铃原则,蜂兄非常喜欢的一位老师——加密禅师,一位深谙人性的投资者,就选择了这种投资方式,他一方面是重仓了BTC,另一方面是用一部分资金去冲链上。BTC是高胜率的稳定性收入,而链上给他带来的是爆发式的机会。
另一种投资方式是选择一些优质的主流币,例如$XRP、$WCT等,当然也包括$KAITO,这类代币胜率略低于BTC,但赔率更高;赔率低于链上土狗,但是胜率更高。
💠频率
胜率与赔率其实是一个二维的相对静态的指标体系,缺少动态因素。
大部分纯MEME即使爆发过,也很难会有持续性的叙事。比如之前松鼠,事件淡去以后,几乎没有人提及这个MEME币了。
但相比之下,$TRUMP这个MEME币,随着川普本人的各种表现,可能会有后续的一些预期,当然这个预期包括利好和利空,但是$TRUMP这个代币在时间轴上,会有一定频率的波动。
以$Parti为例。为什么用$Parti举例?当然是因为我有!
另一方面,因为$Parti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币,它是DAPP,同时也是链抽象基础设施。如果说是Layer1或Layer2,这种项目在技术、生态方面会出现一定频率的利好,大家应该是比较了解的,但是 #Particle 这类链抽象基础设施,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
#particle 是一个将许多条区块链连接起来的一个基础设施层,用户在这个基础设施上参与应用,是不需要考虑具体在哪一条链上的。所以基于Particle 可以会有各种应用逐渐上线,所以它其实类似于Layer1或Layer2,会在未来有一定频率的持续释放利好。
当然,$Parti 和公链币有一点区别,在Layer1或Layer2 公链生态中,会有基于公链币的交易对,这使公链币具有蛮大的需求场景。
但是,$Parti 有其他应用场景。Particle链的第一款产品是UniversalX,这是一款toC的产品,用户可以使用它交易各种链上的资产,$Parti 可用于支付交易手续费。一开始,UniversalX仅支持市价交易,现在已经推出了市价交易、并且还支持用户在购买时手动设置一些类似于翻倍抽本的策略,并且这个策略是支持自定义的。
✦UniversalX功能的这些优化,都会给$Parti带来一定频率的利好。
Particle链的第一款产品是通用账户,可能小伙伴会以为,通用账户是大家拥有一个不用区分具体某一条链的通用的账户。但其实,通用账户更多的是一款toB的产品,或者也可以认为是BtoC产品。其他应用可以接入Particle通用账户,然后就可以连接Particle生态的用户,用户可以直接接入,使用自己在Particle生态的资金参与进去。
例如,最近接入Particle通用账户的是MYX。MYX是一个多链的永续期货DEX,蜂兄可以切到通用账户模式,就可以用自己在Particle中的资金玩合约了。所以蜂兄现在在Particle上,可以交易主流币,也可以冲链上土狗,也可以玩永续期货。
✦通胀账户未来还可以接入更多的应用,也会给$Parti带来一定频率的间接的利好。
✦Particle作为一个链抽象基础设施,它本身在技术上也会持续进展,也会给$Parti带来一定频率的间接的利好。
💠写在最后
项目在未来释放利好的频率是一个动态指标,市场对这个频率指标的预期,会体现在胜率与赔率上。
但是,市场预期与项目未来释放利好的频率,可能会存在一定的差异。
$Parti,会受其旗下DEX产品的优化、Particle通用账户的生态拓展、Particle技术进步,在未来获得一定频率的利好。但目前市场对$Parti这个币的理解停留在UniversalX,甚至对Particle通用账户的了解都不多。
市场对$Parti 技术和产品的理解偏差,这些都是频率预期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到未来的投资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