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白中文谚语学堂系列——打了不罪,罪了不打
各位亲爱的鸭鸭好,
小智和小白条灰常开心,依旧能够为大家讲解,博大精深的谚语。
我们再次衷心感谢各位这些年来,对智白组合的包容与支持。咱俩废话就不多说鸭,马上进入主题啦!
《打了不罪,罪了不打》
严打了就没有任何罪,定了罪就不能继续严打。
这句谚语表示,罪不双罚,只取其一,显示法律公平公正。
例句:
乾隆年间,远邬县有个泼皮牛二,偷了县衙门的鸣冤鼓皮,改作酒囊背在身上招摇过市。
知县大怒,命衙役将其捉拿归案。
牛二在堂上振振有词:“大人!这鼓皮是前年您亲赐的——当时小的举报私盐贩子,您说‘赏他个吃饭家伙’!”
知县气得直抖胡子:“本县说的是赏你口饭吃!”
师爷翻遍《大清律例》,发现棘手之处:
》按盗窃官物罪该打四十大板
》但若认定是赏赐,则需追究知县失察之责
》正当进退两难时,牛二突然掏出张发黄的县学试卷:“大人您看!二十年前您在我卷上批的‘该生机变’,如今可不就应验了?”
知县定睛一看,当年自己批的红圈犹在,顿时哭笑不得。
正当僵持不下,巡抚大人微服路过。
听闻此事后抚掌大笑:“打了不罪,罪了不打——本官有个两全之法。”
他令牛二扛着没皮的鼓框游街三日,边走边喊:“此乃青天所赐吃饭家伙!”既全了知县颜面,又惩了泼皮刁钻。
谁知这三日游街竟成了远邬县盛事:
》孩童追着牛二扔铜钱听响
》说书先生编出《鼓框奇案》
》连邻县百姓都赶来瞧热闹
最后牛二用收来的铜钱买了新鼓皮,剩余银两竟够开家“青天茶铺”,专卖“鼓框馍馍”。
如今茶铺墙上挂着巡抚判词:“法理不外人情,戒尺难量机心。”
那面重新蒙皮的鸣冤鼓,偶尔还会被牛二借去——每逢初一十五,他总要击鼓三声,给过往行人发免费馍馍。
谢谢鸭鸭们的捧场,咱们下个单元再见~
like,!shop
这个不了解哦
WhereIn Android
这个不了解哦
WhereIn 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