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与普通生意的区别及个人思考
投资与普通生意的区别及个人思考
今天复习了李笑来《定投改变命运》第三版的内容,重点是第3.3章——投资不是普通生意。
做生意赚钱的秘诀在于低买高卖,这个道理同样适用于投资。定投策略之所以有效,核心原因就在于:你在很久之前买入,这就是“低买”;然后在很久之后卖出,这就是“高卖”。
在富足人生社群里也提到,其实富人并不需要频繁卖出资产。就像巴菲特说的,他理想的持有周期是“永远”。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开始理解为什么很多大企业的高管,比如贝佐斯、马斯克,他们的年薪看起来很低——贝佐斯年薪一美元,马斯克也是一美元——但他们大量持有公司股票,然后用这些股票去银行抵押借钱消费,这样反而不用缴纳那么多税。
你看,富人们通过这些方式,合理合法地规避了本应缴纳的税务。而有些高管虽然年薪百万,看似很高,但实际到手可能只有五六十万,真正能自由支配的就更少了。
为什么说投资不是普通生意?不仅仅是要做到“很久之前买”,还要做到“很久之后卖”。这其中的时间差带来了复利效应。复利最重要的一点是要能持有10期以上,如果按照年化复合收益率来计算,每一期是一年,10期就是10年。投资和普通生意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这一点。
要持续持有资产10年,这正是投资与其他方式最大的不同。投资需要时间的积累,而不是像普通买卖那样,买入卖出就结束了。它需要用时间去浇筑和沉淀。
回到个人层面,时间的价值同样如此。自从成为自由职业者后,我更加体会到自由时间的宝贵。请假不用向领导或老板汇报,只需要对自己负责。工作累了可以休息,不累就继续干,一直干到累为止,因为所有的时间都是为自己奋斗的。这让我更加明白,如何利用时间才最划算。
用时间去生产才是最有价值的。那么,生产什么最划算呢?答案是:用时间去创造具有复利效应的产品或服务。也就是说,这些东西即使在你休息或睡觉时,也能持续为你带来收入。
那么,什么样的事情可以做到这一点呢?其实,所有与创意和内容生产相关的工作都属于这一类。比如写一本畅销书、开发一段代码、创造一个App、搭建一个网站、制作一部动漫或一个视频,这些内容如果能畅销,就说明你理解了大多数人的需求。如果还能长期畅销,那就说明这个产品有生命力,因为你为它注入了灵魂,让它能够被更多人理解和使用。
因此,选择用时间去生产这样的产品才是最划算的。用时间去积累相关的技能,用时间去打磨这些能力,才是真正值得投入的方向。
投资需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和实力,才能获取市场中的复利效应。因为投资的最终获利,取决于个人的认知水平。如果认知达不到,就很难赚到那部分钱。投资中的很多事情都发生在大脑里,最终影响决策。投资市场非常抽象,这些抽象需要转化为自己的思考和认知。个人的分析能力、思考能力和判断能力,决定了认知和判断是否与市场方向一致。
优秀的投资人,大部分时间都用来思考、看书,输入更多高质量的精神食粮。当机会出现时,才会果断地投上一笔,而不是频繁操作。看中之后,下注之后,耐心等待时间的回报。
当一个人拥有更多自由时间后,不是每天无所事事,不是无聊地打发时间,而是更多地汲取书籍上的内容,进行高质量的文本输入、高质量的交谈和社交,进而让自己的认知不断提高,与世界的发展保持一致,与趋势保持一致。最终能做到认知与行动一致,收获投资上的复利效应,真正理解投资不是普通的生意,因为它需要时间的浇筑与加持。
思考与行动:
- 你如何理解投资不是普通生意?
- 如何让你的时间自由?
- 用自由的时间去做什么最划算?
如何提升认知水平?这是我在理解"投资不是普通生意"这一概念后的个人思考与实践总结,希望能为你带来启发。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持续的行动来磨练自己的认知,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以上观点仅代表个人见解,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