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顺序、分支、循环讲解“执行力”
用顺序、分支、循环讲解“执行力”
今天沟通的主题是执行力。
所谓执行力,就是清楚地知道如何一步一步地把事情做下去。关于执行力,其实可以用电脑里的三个术语来解释:顺序、分支和循环。
首先,顺序就是明确每一步该怎么做,按照既定的步骤一步步执行,最终就能得到结果。第二个是分支,也就是在执行过程中,遇到需要判断的地方,先做出判断,然后根据判断结果选择不同的路径,继续往下执行。第三个是循环,就是不断地重复某个动作,直到达到预期的结果为止。如果次数不够,就继续重复,直到做出来为止。
用这三个计算机概念,其实可以把所有的流程都讲清楚了。在老俞喻颖正的人生算法课中,他给出了一个公式:一个人的成就等于人生算法乘以大量动作的N次方。也就是说,一个人确定了目标、战略或者方向之后,剩下的就是不断地重复、无聊地重复、反复地重复,直到做成。
这和何帆老师讲到的昆山某纺织企业的案例很类似。当经济形势好的时候,他们会储备资源、囤地、囤原材料;而在经济不好的时候,他们反而会扩建工厂、增加生产设备。这样一来,他们在低谷期反而有资源,能够穿越低谷。当市场需求高涨时,他们又能及时满足市场需求。正是通过这种方式,这家纺织企业成功穿越了行业的多个周期。
昆山这家纺织企业一直专注于自己的技术本行,并没有因为其他行业赚钱就随意转行。他们坚持在自己的领域深耕高精尖技术,做到行业内的顶尖水平。
回到执行力这个概念,很多信息和知识的传达其实并不是教育。所谓的教育,不只是让人知道,而是要做到——把信息和知识真正内化为自己的能力,最终转化为产品和成果,这才是真正的教育。
对于个人来说,所有可以习得的技能,只要愿意花时间并用正确的方法去做,肯定都能学会。比如2016年考职业资格证书,平均备考通过所需的有效时间大约是500小时。有的人可能更高效,只需要300或400小时;有的人可能需要600或700小时。只要花够了时间,肯定能通过。我身边有个朋友,甚至花了十年才考过。他屡败屡战,最终十年一战而胜,这种毅力也值得佩服。这其实也是执行力的体现。
现实生活中,很多信息差只要愿意主动去寻找,用自己的知识去发现,再用行动力去弥补这些信息差,就一定能找到机会,实现收入,满足自己的生活需求,而不是被困在找工作或打工的路上。每个人刚开始时可能都要打工,但也可以在打工的同时为自己积累和提升。
在为老板打工的同时,把自己当做老板,思考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更漂亮,如何为他人提供更多价值,这也是一种执行力的体现。
回到我自己的自由职业路线,在Web3世界里也有很多信息差值得探索和填补,比如许多空投活动和营销活动。我曾见过一个小伙子,他用几部手机每天点击广告和一些APP广告,每个账号能赚十几元,一天下来也有百元收入。对于一个小伙子来说,养活自己就不成问题了。
在富足人生社群中,老师常说,这世间所有的成功秘密都是公开的。但如何一步步做到,却鲜为人知。即使知道了方法,又愿意用行动去实现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就像财富密码或彩票中奖号码提前显示在那里,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付出劳动去采摘这些果实。这也是每个人特质和想法的不同。
市面上流传着一个段子:有个人去庙里求神拜佛,希望中500万彩票。他对佛说:"我求了1万次了,为什么都不能让我中一次?"佛回答:"我也跟你讲了一万遍中奖号码了,你就是连一次都不买,那你怎么能中奖呢?"虽然这是个段子,但其中道理值得深思。
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一个人光有目标和空想而没有行动,一切都是虚无的,甚至不如黄粱一梦。当有了目标、方向和战略,再用行动的力量去努力填平路径、走通道路,最终就能将执行力落实到位,做出结果,收获成果。
思考与行动:
- 你如何认识执行力?
- 如何清晰、准确、必要地表达执行力的概念?
- 如何让自己拥有较高的执行力?
以上是我对执行力概念的个人理解与思考,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最重要的是,用行动实践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算法。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