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长期”这个概念

in #free11 days ago

重新理解“长期”这个概念

重新理解“长期”究竟意味着多长时间。
按照巴菲特的定义,他所喜欢的“长期”是“永远”。而在李笑来《定投改变命运》这本书中,作者对“长期”的定义是两个大周期。一个周期的具体定义是:从一个最低点A到最高点B,再到下一个最低点C,然后到下一个最高点D,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周期。也就是说,一个完整的周期要经历从高点到低点,再回到高点的过程。
在《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里,所谓的“长期”则更多地与个人成长和学习能力相关。书中提到,我们与有钱人的差距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时间上的差异。也就是说,我们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弥补与富人之间的财富差距,这段时间的长短才是最大的差异。
举个例子,如果我现在有1万块,而富人有100万块,并且我一年只能赚1万块,而富人一年能赚100万块,那么这100万的差距,我需要整整100年才能追上富人的财富水平,而富人还会继续赚钱。
那么,普通人的“长期”到底有多远?在《通往财富自由之路》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一个定投模式的表格。第一个表格是关于定投金额的,但根据不同的收益率,最终的涨幅也会有很大差异。比如,如果想要在10年内实现10倍的收益,就需要做到年化复合收益率达到26%。
如果投入一笔资金,假设采用定投方式,10年后能实现26%的年化复合收益率,就有机会获得10倍的收益。也就是说,每年投入同样的金额,若能达到26%的年化收益率,五年多的时间就能实现资金翻倍。但如果每年投入的金额都提前取出,实际上整体收益可能是负数。
通过对这三个表格的对比可以看出,一个人的学习能力越强、赚钱能力越强,他实现“长期”的时间就会缩短。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持续学习还能帮助人实现高质量的长寿。
前两天,笑来老师在分享课程中提到,他通过分析过往的数据,给出了“长期”的一个具体定义——11年。如果一个人能够持有长期增长的资产,无论在什么阶段进入市场,即使是在牛市的顶峰,只要能坚持持有11年,基本上就能实现盈利,盈利概率甚至可以达到99%以上。也就是说,只要能长期持有优质资产,无论何时入场,都有极大概率获得收益。
对于普通人来说,找到一个长期增长的资产并不容易。这需要花费大量的学习时间、分析时间和经验积累,还要用自己的真金白银去验证,并且在持有期间不轻易取出资金。实际上,在每一个阶段都会有很多人被筛选掉:首先是学习能力不够的被淘汰一部分,分析能力不足的又被淘汰一部分,最后能真正找到并长期持有优质资产的人,才有可能获得长期的收益。
资产筛选又淘汰了一大部分人,而真正能够坚持持有资产11年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些人不仅能够长期持有,还能做到不轻易取出资金,堪称人中龙凤。因此,投资成功的秘诀看似简单——低买高卖,但实际操作却极具挑战性。关键在于如何实现低买高卖。没有资金,任何时候都不合适;而拥有资金并长期持有,无论何时入场都是正确的选择。因此,最重要的是树立正确的投资观念,培养长期盈利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确保在交易市场中稳定盈利的基石。
无论找到何种长期增长的标的物,持有者都需要保持冷静,无论是面对浮盈还是浮亏。例如,前段时间有一位2011年早期持有8万个比特币的投资者,通过遗嘱将90亿资产传承给下一代。首先,他具备认知能力,认可比特币的长期增长潜力;其次,他有能力坚持持有15年,且从未动用其中的资金;最后,他本身并不缺钱,这使他能够坚定持有。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对于普通人而言,定投是最为可行的策略。只有通过耐心的、甚至略显无聊的定投,才能克服每一次浮盈和浮亏带来的心理波动,在平淡的日子里保持稳定。这种定投策略如同定海神针,帮助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时保持面如平湖的冷静状态。无论如何,我们已经明白了这一点。
手握一个长期资产,持有十一年就能盈利。关键在于不断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并坚定持有,不被市场波动甩下车。这是我对长期投资的最新理解与实践过程中的个人思考。
思考与行动:
一、你认为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持续学习是提升投资能力的关键。
二、如何找到长期增长的资产?这需要深入研究市场,识别具有持续增长潜力的标的。
三、如何坚定持有长期增长的资产十一年不放手?这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正确的投资理念。
以上是我对长期投资概念的个人思考与实践经验,希望能为你带来启发。最重要的是,要将这些理念付诸行动,用实践来验证和强化你的长期投资观念。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所启发,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决策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