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理解“所有的高大上背后都是体力活”

in #free12 days ago

重新理解“所有的高大上背后都是体力活”

重新理解阿里巴巴金牌讲师麦泓笛老师所说的:“所有的高大上背后,其实都是体力活。”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无论看起来多么光鲜的成就,背后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比如,在《把时间当作朋友》这本书中提到,钟道隆老先生当年学英语时,每天雷打不动地听写10页A4纸的英语,坚持了3年,最终成为高级英语翻译家。在这个过程中,他用坏了9个录音机,写完了无数只笔芯。就是这样,一年如一日,无论多晚都坚持每天听写10页A4纸。这背后,其实每天都在做大量的体力活。

放到现在来看,像李笑来老师、和菜头老师、刘润老师,他们也都坚持每天写文章。比如李笑来老师,每天都写3000字。这3000字的背后,包含了大量的资料收集、思考和加工,这些其实也都是体力活。而且,真正最累人的,往往是思考的过程。
李笑来老师还提到,很多奥运会冠军能够站在金牌领奖台上的那一刻,背后是无数次的练习、无数次的早起和动作的重复训练,直到身体和所练习的项目融为一体。这些努力,大多数人是看不到的,都是在平凡的日子里,一点一滴积累出来的,最终才能在每四年一次的高光时刻闪耀。

我之所以说要重新理解“所有的高大上背后都是体力活”,就是因为,无论是麦泓笛老师、李笑来老师,还是柯小平老师一个人运营,背后都离不开日复一日的坚持和付出。
在阿里国际站等多个平台上,很多人遇到不会的事情时,就会去尝试各种工具。但作为阿里的讲师,不仅要讲得好,更要做得好,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我自己也在平台上运营一个店铺。在这个过程中,一个人需要负责美工、运营、销售、业务、财务、售后等各个环节,每一项工作都需要亲力亲为。所以,如果能把店铺经营得有声有色,其实背后也包含了大量的体力劳动。很多看起来高大上的成果,实际上都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体力活。
在一人企业中,所有的事情都是自己的事情。但按照华山老师的说法,其实所有的事情归根结底就是一件事——如何把好产品卖出去。

进一步来看,对“体力活”的理解,其实就是基础建设、运营建设和销售建设这三者的有机结合。从原材料的采购、深加工、生产,再到销售,最终触达客户,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劳动力的投入和各环节的衔接与配合。
这也就需要人才的付出。为什么说是“人才”?因为只有一个人,必须熟悉平台的规则、运营要求和销售规范等各方面内容。要想在一个平台上生存,就必须遵守平台的运行规则。

进一步思考,平台的建设同样需要大量的劳动投入。平台上还有许多基础建设人员,他们的付出同样不可或缺。
服务商、物流人员、财务支持人员以及生产与销售人员等,构成了一个庞大的组织体系,他们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力。因此,当我们看到别人取得成功时,不妨退一步思考:他们为了达成目标,付出了多少看不见的努力和体力。我们是否愿意付出同样的努力和体力,才能将事情做成?
所以,不要轻易施舍自己的羡慕,也不要轻易羡慕别人取得的成就。除非我们自己也愿意成为那样的人,愿意付出同样多的体力、脑力和资源,再加上一些运气,才有可能将这些事情做成。

进一步来说,所有看似高大上的成就背后,都是体力劳动的积累。而体力劳动的基础,是健康的体魄和身体。正如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而是由许多工程师和劳动人员日复一日、长期不懈地建设而成。回到个人目标,也是如此。个人的健康——无论是身体健康还是心理健康——是支持体力的基础,而大量的体力又支撑着许多高大上的事情。
因此,最终回归到一点:要定投健康,定投精神粮食,用每日的功课和日积月累的努力去积累。以终为始地思考,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如果想快一点,就多花一点时间;如果慢一点,就按照计划去执行。
最终,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回报,遇见那个更好的自己。

思考与行动:
1.你怎么理解所有看似高大上的成就背后,都是体力劳动的积累?
2.你是否有一些高光时刻,是经过长期积累而实现的?
3.每周你是否坚持进行3~5次有氧运动?

以上是我关于“所有高大上背后都是体力活”的个人思考与实践。
希望你也能够通过行动,实践出属于自己的真知和道理。

如果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