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冯仑创业经历看趋势判断与企业经营

in #free3 days ago

从冯仑创业经历看趋势判断与企业经营
事物的发展都有周期,有了周期就会有趋势。
那么,如何看懂周期?这需要用到常识、逻辑、统计概率学等多方面的综合判断,最终才能找到事物的本质。就像马斯克讲的“第一性原理”,只有从底层出发,才能解决主干问题。
今天我看了冯仑老师的书——《冯仑内部讲话》。书里讲到他们当初在海南创业时,以“江湖方士”的方式进入,以商人的方式退出。听了冯仑一路成长的经历和总结,再结合我个人十几年的工作经验,我有一些思考。
当初冯仑他们为什么能做成事?首先,他们善于创新,并且能够用未来5年、10年的眼光判断趋势,然后从现在开始行动。某种程度上,他们是活在未来的人,而且是真正去做了。所以,他们能够找到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判发展阶段,并提前做好准备,付诸实践。
他们还有很多细节值得学习,比如内部讲话都要公开录音。冯仑还讲到关于钱的问题:钱前面加上“脏”字,叫“脏款”,不能碰也不能拿;钱前面加上“善”字,叫“善款”,那就可以去争取。
你看,他们所有的话和政策规则都是公开的,这样内部做事的阻力就会小,大家都有准绳。公开讲话意味着很多事情都在阳光下进行,能够杜绝和减少问题的发生。
在没有公开透明的机制下,就容易出现暗箱操作的空间。所以,在趋势中选择趋势,能够选到一个好的公司,首先要看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其次,自己的知识和判断能力也要跟得上,能够看清趋势。
那怎么把握全局和趋势呢?其实,等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回头来看,往往很容易找到它的成长路径。但在事物还在发展的过程中,如何透过当下,看到一定程度上的未来?这就需要用逻辑去判断,提前做出预判。当然,很多时候预判是错的,经常也会做错选择。但只要有一次预判对了、做对了,带来的收益就会很大。
我常常想,当初我选择公司的时候,其实并没有全局的视角,只是一股脑地想去干、去找事做,只想着干活,并没有考虑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没有想过如何在全局中找到最好的趋势或企业赛道。
在一个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如果有自行车就不要走路,有摩托车就不要选自行车,有汽车就不要选摩托车,有飞机也不要选汽车,有火箭也不要选飞机。每一次的选择,都是为了找到发展更快的趋势。
回顾我这15年的职业生涯,其实大多数时候只是埋头苦干,只知道做事,却没有抬头看趋势的发展。所以,当企业不再需要你的时候,或者企业遇到经济危机时,大概率自己就是被牺牲的那一个。
所以,今天看了冯仑的最新内部讲话,感触很深。
假设能回到10年前,我会告诉年轻的自己:多阅读一些关于行业发展和趋势的书籍,学会在每次跳槽时带着成长的能力进入新的领域。要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而不是埋头只在一个企业里埋头苦干,最终在企业不再需要你时还傻傻地抱有幻想。
学会看清趋势是一个重要的能力,而看清趋势后如何选择搭上那个趋势,又是另一个能力。每一步都需要付出脑力和时间去理解这一切。当一个人带领他的企业不断发展时,他需要在每个阶段预判未来三到五年的发展方向,即使在短期内吃亏的情况下,也能坚持做下去。
比如,当时与香港企业合作时,支付了8000万的中介费。他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来自农村的孩子,农村的公司与大城市的公司在理念和发展阶段上不一致,因此他愿意投入那8000万的中介费与香港企业合作。最终,那个项目“新欣家园”做得非常好。
当他们从地产商转型为新型服务企业时,前三年是不挣钱的,直到第四、第五年才开始利润回正。前三年大家都反对,但跨过第三年后,事物的发展才显现出来。这也是能够看清趋势、提前布局、提前行动,最终在趋势中获取应有收益的体现。
要看清趋势,需要大量的知识积累和能力储备。而抓住趋势,更需要具备相应的实力。即使凭借运气搭上了趋势,若没有实力支撑,最终也会被趋势淘汰。
思考与行动:

  1. 如何判断趋势?
  2. 判断趋势后,如何抓住趋势?
  3. 在成长过程中,你曾抓住过哪些趋势?
    以上是我对趋势的个人思考与实践,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最重要的是不断磨练自己的思维,提升看清趋势的能力,最终做出符合趋势的决策。如果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