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消灭碎片化时间的实践与思考

in #free14 days ago

关于消灭碎片化时间的实践与思考
在阿里巴巴前高管卫哲老师的课程中,讲到了如何提高组织效率。其中,最后一节专门讲了创始人如何管理时间。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消灭碎片化时间。
我在前两次听课时,对“消灭碎片化时间”的理解是:尽可能把所有的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但后来我听到得到创始人快刀青衣的一个观点,他对“消灭碎片化时间”的理解是:不要让时间变成碎片,而是要有一大段、一大段可以完整使用的时间。
比如,卫哲老师举的例子是,如果你刷手机看抖音,不要每隔几分钟就刷一下、看一下,而是可以专门花一段时间,比如一个小时,认认真真地刷抖音。刷完之后,剩下的时间就专注去做其他事情。
快刀青衣也举了个例子:以前他总是利用零散的几分钟时间,断断续续地写自己的日更文章。他原本也认为这样是在利用碎片化时间,但他后来发现,每次任务切换时,大脑模式的切换其实是有成本的,无形中消耗了很多资源、时间和精力。
他现在的做法是,早点睡觉,提前一个半到两个小时起床,然后在那一段完整的时间里,专心写专栏文章。从这个角度来看,我对“碎片化时间”的理解又加深了一步:不是把所有碎片时间都利用起来,而是要尽量减少碎片,让时间变得完整、高效。
不要让时间变成碎片,而是要一大段一大段地去使用。从这里我又想到了华杉老师的做法。他几十年如一日,每天晚上九点准时上床睡觉,然后每天早上五点到七点,准时起床写两个小时。正是靠着这种日日不断的坚持,他用每天早上的两个小时,累计写下了几百万字。甚至他出书的速度快到编辑和审稿都跟不上。这一切,都是“日日不断之功”的结果,也是消灭碎片化时间、用整块时间高效工作的结果。
不要让碎片化时间出现,而是要大段大段地使用时间。即使是出去玩,也要认认真真地用整块时间去玩。
结合我自己的操作和实践,每天早上起来后,我会先把当天必须完成的功课做完,剩下的时间再去处理其他事情。这样一来,一天的时间看似很多,最终能取得什么样的效果,其实就取决于自己是否真正利用好了每一段时间。
比如说,今天晚上,平时我每天大概能在店铺上架十个商品左右。如果一天到晚一心二用、一心三用,结果就是一天也只能上十个商品,感觉很累,也觉得已经够了。随着店铺的进展,每一天都在持续推进。
支付店铺的租金,一天大概需要200元左右的店租成本。如何覆盖这个成本呢?关键在于客户进店时促进成交,提高成交率,从而增加收入。只有当收入大于支出时,才能覆盖店铺的生存成本以及个人的生存成本。因为凡事都有成本,店铺的运营成本、人员的运营成本、人员的生存成本,这些都需要覆盖。如果无法覆盖,就很难持续发展。
事实上,我们需要做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时间和任务,把最重要的事情做好,进而提高时间的使用效率和单位时间的产出。当一个人经营企业时,所有的成本支出和工作都需要自己面对和解决。该用工具时就用工具,该寻求帮助时就寻求帮助,这样才能达到收支平衡,甚至收入大于支出,形成良性循环的开始。
管理时间也是如此。人不是机器,不可能每一分钟都用到极致,但可以在个人的最佳时间段里,把那一时间段的效率用到最好,进而让自己的产出和效率达到最高。正如魏哲老师所讲的那样。
如何在一段人生中活出三段人生的精彩?关键在于消灭碎片化时间,而不是让时间从指缝中悄然流逝。正如《定投改变命运》中所强调的,时间是每个人最宝贵的资源,也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资料。尽管经济学家和社会学家难以将时间精确地纳入生产要素的计算中,但从个人角度来看,时间是不可再生的终极生产资料。
时间就是生命,应当珍惜时间,消灭碎片化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出最大的价值。世间的道理和方法往往是相通的,最终的成功在于将思考付诸行动。
思考与行动:
一、你一天中有多少时间被碎片化?
二、你是如何有效利用这些碎片化时间的?
三、一天中你最高效的时间段是哪一段?
以上是关于消灭碎片化时间的思考与实践,希望能为你带来启发。
最重要的是,通过实际行动提升个人效率。
如果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请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