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徽州:古村深处的慢时光

赶在深秋降温前,去了趟徽州的查济古村。车子刚拐进山路,就见层林尽染,乌桕树的红、银杏的黄、竹林的绿交织在一起,像打翻了调色盘,引得同车人频频惊呼。

进村时已近正午,踩着青石板路往里走,脚下偶尔响起落叶的脆响。古村依山傍水,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河上石桥林立,最老的那座“德公桥”据说已有五百年历史,桥栏上爬满青苔,桥洞映着水中的红叶,像幅流动的画。河边有妇人在浣衣,木槌捶打衣物的声音“邦邦”作响,混着河水潺潺,竟是意外的悦耳。

找了家临河的农家菜馆坐下,点了徽州臭鳜鱼和毛豆腐。鳜鱼虽闻着“臭”,吃起来却鲜香入味,鱼肉紧实;毛豆腐煎得外焦里嫩,蘸着辣酱,越嚼越香。老板是个健谈的大叔,说村里还住着不少老人,大多守着祖上传下的老宅子,“你们来得正好,再过几天银杏叶落了,就少了几分景致”。

饭后沿着巷子闲逛,遇见不少保存完好的明清民居,白墙黛瓦上爬着红色的爬山虎,马头墙翘角直指蓝天。有户人家的院子敞开着,院里晒着金黄的玉米和火红的辣椒,一位老奶奶坐在门槛上纳鞋底,见我们路过,笑着招呼“进来喝杯茶呀”,瞬间暖了人心。

傍晚时分,夕阳斜照,给古村镀上一层金边。河边的芦苇荡泛着白光,归巢的鸟儿掠过水面。坐在村口的老槐树下,看着炊烟袅袅升起,忽然明白为何古人偏爱徽州——这里的时光走得慢,连风都带着温柔的诗意。

离开时买了罐村民自制的桂花蜜, jar 盖一打开,甜香扑鼻。想着这场说走就走的旅行,没有攻略,没有打卡,却收获了满身心的宁静。或许最好的风景,本就藏在这些不慌不忙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