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动心灵的儿童手工

in WhereIN8 days ago

触动心灵的儿童手工

周末的阳光透过玻璃窗,我陪着十岁的儿子走进了这家儿童手工厂。五年级的他正是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年纪,而这次参观,让我们共同经历了一场特殊的教育之旅。

“妈妈你看!会动的小红军!”儿子兴奋地拉着我来到第一个展台。透明展示盒里,“长征路上的红小丫”栩栩如生:骑着棕色小马的红军战士,步行持物的红小丫,棉花做成的云朵环绕其间。孩子踮着脚,数着小人偶军帽上的红五星,眼神里满是惊奇。

我们慢慢移动脚步,每一个手工作品都像一扇时光之窗。“飞夺泸定桥”的场景让人震撼——湍急的蓝色河流上,铁索桥摇曳,英勇的战士正在冲锋。旁边的“小小宣传员”场景里,戴着帽子的小人站在写有“丰”字的粮袋旁,仿佛在诉说当年的故事。儿子指着碉堡模型问:“妈妈,这就是董存瑞炸碉堡的地方吗?”我点点头,给他讲起那段历史,他听得入神。

最打动我的是“小英雄王二小”的泥塑。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八路军战士神情坚定,一旁的小猪憨态可掬。作品旁重复写着“王小宝”“小二宝”的字样,想必是创作的孩子在反复琢磨如何塑造心中的英雄。这种稚拙的笔触,反而让英雄形象更加真实可感。

看着这些用泥塑、布料、木棍做成的手工作品,我忽然意识到,历史教育可以如此生动。不再是课本上枯燥的文字,而是孩子能够触摸、能够感受的立体故事。当儿子在“地道战”场景前蹲了足足十分钟,研究地道的走向时,我知道,红色的种子正在他心里悄悄发芽。

参观结束时,儿子认真地说:“妈妈,我们也要做一个小英雄雨来的手工作品。”我笑着答应,心里满是欣慰。这次参观让我明白,真正的教育不在于灌输多少知识,而在于点燃心中的火种。这些稚嫩却用心的手工作品,正是革命精神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的最好证明。

回家的路上,儿子还在兴奋地计划着他的手工创作。望着他发光的眼睛,我相信,这场指尖上的红色教育,会是他成长路上最特别的记忆。历史从未走远,它正以最温暖的方式,流淌在孩子们的指尖心头。

WhereIn Android

Sort:  

Upvoted! Thank you for supporting witness @jsw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