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叶回收处》
在公园最老的银杏树下,有间用枯枝编织的小屋。推门时,檐下的风铃会发出类似落叶簌簌的沙沙声。木先生总是坐在树根盘成的矮凳上,面前漂浮着无数枚半透明的落叶标本。
他的工具台上摆着自然器具:用晨露凝制的叶脉修复液、用蝉翼拼贴的透视镜、装在松果里的各色季节气息。修复时要戴上用柳条编织的薄手套,说这样才能感知每片落叶最细微的生命脉络。
最奇妙的是他的"落叶诊断"。访客刚驻足,他就举起梧桐叶放大镜:"是想找回童年那枚书签?"或是"要修补被秋雨打碎的银杏扇?"有位来寻找母亲手印落叶的画家,他端详完叶脉却说:"记忆完整,是你用时光模糊了纹理。"
深秋和初春是他最忙的时节。那些被狂风撕碎的落叶、被鞋印踩伤的年轮,在回收处堆成金色的山丘。修复完他总要在叶柄系上星光纤维,说:"让飘零也带着希望的重量。"
如今3D打印盛行,木先生却坚持手工修复。他用泥土芬芳唤醒沉睡的叶绿素,用鸟鸣频率共振断裂的维管束。最近他在制作"落叶标本"——初吻时的枫叶信、毕业那天的梧桐雨,每片都保存在会随着呼吸变幻色彩的琉璃匣里。
当夕阳穿过层层枝桠,那些修复好的落叶会突然显现当年的光影。在这个追求永恒的时代,落叶回收处固执地守护着最绚丽的凋零。就像木先生常说的:"重要的不是阻止飘落,而是记住每片叶子曾经的葱茏。"